在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普旅股份”)准备首次发行上市却面临“佛教商业化”的争议之际,陕西省佛教协会也正在准备一个关于佛教商业化的调研。4月12日,记者致电陕西省佛教协会办公厅了解到,其近期将到寺庙等基层开展佛教商业化的调研活动。
有关普旅股份发行上市的争议,源于普陀山的特殊地位。普陀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普旅股份的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内。目前,这家公司已排队九个多月等待证监会的审核,其IPO招股书预披露近日已更新。
4月11日,在中国佛教协会官网“会务资讯”栏目刊载一篇署名为“奘真”的文章称,以“普陀山”名义上市,难脱将佛教商业化之嫌。并称“‘普陀山上市’事件,无疑关系到中央政府政策法规的权威,关系到佛教、道教健康发展的未来。希望有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,及时妥善处理。”
4月13日,记者就此给中国佛教协会发送采访需求,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。
有关普旅股份的争议,核心是宗教与商业的关系。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,宗教与商业的关系正处在正本清源的关键时点上。
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,中佛协副会长心澄法师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作为两会代表委员,均提出了治理佛教商业化的建议。
普旅股份的争议
对于佛教商业化的调研,陕西省佛教协会办公厅工作人员称,调研细节还在商,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。
目前,许多佛道胜地的旅游资产,早已走到证券化的阶段。普旅股份的争议只是最新的一个案例。
峨眉山A(000888.SZ)和九华旅游(603199.SH)已上市,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筹备启动IPO。
九华旅游2017年营收在4.5亿元,净利润为8289万元。索道缆车、酒店是九华旅游的营收主要来源。峨眉山上市较早,也是四座佛教名山公布财报中营收最多的,2017年营收约为11亿元,峨眉山门票收入占42%。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也在2017年3月公开招募律师事务所、会计事务所及评估机构,明确表示将筹备IPO。目前尚未公布招股书。
这些旅游资产的上市,当地政府及国资部门往往持支持态度。对于普旅股份的上市,4月12日,浙江省舟山市财政局官网上“政务信息”一栏发布题为《市国资委专题研究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市相关事宜》的文章,其中称普旅股份申报上市是“深化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”,上市资产纯属企业经营性资产,不涉及任何宗教资产,生产经营活动也不涉及任何宗教场所。并称,普旅股份目前尚处于上市申报审核阶段,如上市审核通过,在提交股票名称审核时,将充分考虑各方关切,不以“普陀山”作为股票名称。最后一点称,普旅股份坚决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商业炒作。
中国佛教协会官网对该文进行了转载,出现在“会务资讯”一栏,标题改为《浙江舟山市国资委:坚决反对利用宗教进行商业炒作,认真执行国家12部委文件精神》。
普旅股份是舟山市国资公司、普陀区国资公司与普旅集团以发起设立的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,舟山市国资委是其实际控制人,经营范围包括旅游项目开发经营,旅游索道服务、旅游客运服务等。
4月2日,普旅股份发布更新后的招股书,此次IPO拟募资6.15亿元,将主要投入索道、船舶、立体停车库等项目。
普旅股份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内,普陀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,山名中的“普陀”二字,源自佛教《华严经》“Potalaka”(普陀洛迦或补怛洛迦)的音译,该经记载“普陀山”为观自在菩萨(观音菩萨)的住地。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,既有佛教文化,又有海岛风光,古人称之为“海天佛国”、“人间第一清静境”,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。